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农职论坛 | 农业职业教育2009年学术年会院校代表发言(四)

农业职业教育2009年学术年会院校代表发言(四)

作者: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信息网    发表于:2010-1-17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八要素互动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

 孙绍年

    农职院校的二个根本任务是涉农人才培养和服务“三农”,但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影响和传统观念岐视使然,农职院校的功能很难完全发挥出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是传统的农业院校,拥有五十多年的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历史,是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在长期的农职教育过程中,学院深刻感觉到,农业职业教育育人、服务功能的完全实现,不仅要有农职院校的积极作为,还要有行业、政府、金融、科研院所的充分介入和农民、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团体的热情参与,共同打造一个合作联合体,合力共建。基于这种认识,学院探索总结出了“农职、农场、农企、农协、农户、农研、政府、金融”八要素互动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不但实现了学院服务“三农”、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指导的目的,也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等方面找到了托举学院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点,服务与育人并举,校、企、农、研、政、金多方共赢。
一、我院“农职、农场、农企、农协、农户、农研、政府、金融”八要素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1、八要素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内涵

    农职即农职院校;农场即国营农场;农企即农业企事业单位;农协即农民、农村合作协会,也就是农民团体组织;农研即农业科研院所;政府主要指学校的行业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金融即金融机构,也就是银行。八要素互动,就是发挥农业职业院校的教育、培训、推广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并在行业主管、地方政府的参与、指导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下,在与农业科研院所深入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介入到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模式中,发挥自己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职能,打造多方参与的战略联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农企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地方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八要素互动为各专业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也为学院搭提供平台,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资源整合等奠定基础。

    2、八要素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具体内容
基于对八要素互动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认知,学院赋予这种模式以具体内容。即:

     校农结合:作物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涉农专业与北大荒集团宁安农场、黑龙江九三油脂(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响水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教师员工交互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积极发挥农企与农户之间的桥梁作用,指导村里成立农协,在农协与农户之间、农协与农企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提供技术支撑,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采取“学院与农业市(县)共建、系部与乡(镇)共建、专业与村屯对接、师生对口扶持农户”的服务“三农”思路,通过技术培训、园区示范、现场指导等途径,全力推进周边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民素质提升。同时,将课堂延伸到农村一线,让师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升华爱农情怀、练强服务本领。

    政校结合: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中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集农业教育、科研、示范、推广、生产、培训、旅游、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与海林市政府、桦南县政府合作共建,选派优秀干部到政府挂职锻炼,派驻专家、设立助农热线,为地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与宁安市农业委员会共建“十百千万”工程,每年接收学院10名优秀大学生到宁安市农委(新农村办)挂职锻炼;学院每年为宁安市培养100名“村村大学生”,培训1000名村级三职干部,培训新型各类技术农民10000人。
    与牡丹江市委组织部合作,开办牡丹江市村支部书记、村长“农村干部基础科”培训班,提高牡丹江市农村干部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农业科技管理水平,并联合制作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远程教育)专题讲座。
    院所合作:深化与学院毗邻的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农研所)的合作共建,加强与省林副特产研究所、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牡丹江周边农业经济管理站等牡丹江地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单位的合作,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合力助推地方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与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是学院发展和互动合作模式实施运行的关键,加强、深化与银行、融资、租赁机构的合作,为学院发展筹集建设资金,既是实践模式有效运行的需要,更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我院“农职、农场、农企、农协、农户、农研、政府、金融”八要素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实施运作
    (一)走“合作育人”路,共育农业高技能人才
    1.找准立足点:结合农业大省发展需要建专业,围绕农业产业链条打造专业集群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占有耕地1.76亿亩,居全国首位,年均提供商品粮520亿斤,居全国第一。“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要着力建设“四大基地”(优质粮食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畜产品基地)。结合省情立足校情,学院提出了围绕农业产业链条打造专业集群的专业开发与拓展理念。即围绕农业产业生产、加工、销售链条,按照“携手农场(企)、瞄准一线、贴近前沿,基于过程、实战育人、服务‘三农’”的专业建设思路,建设好作物生产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方向)、农业经济管理4个重点建设专业,围绕4个重点建设专业打造种植类、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目前,这4个重点建设专业有3个被列入中央财支持专业、1个被列入省财支持专业。从种子入土到餐桌消费、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从资本投入到资本增值,全程培养具有爱农情怀、吃苦耐劳、务实创新精神的农业高技能人才,服务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2.瞄准关键点:基于农业生产过程或管理流程,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
    组建由农业生产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技术行家、教育专家和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广泛开展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职业岗位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基于农业生产过程或管理流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做好教学实施过程的控制。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围绕粮食生产,依据黑龙江省大田作物一年一个“生长季”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农作物生产过程的“双季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荣获2009年黑龙江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职高专院校共荣获一等奖3项)。
    3.突破难点:深化涉农专业核心课程改革
    在“对农岗、依农时、务农事、练农技”的课程建设思路指导下,采取农职院校、农业企业、农业推广、农业科研四部门联合共建方式,在广泛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学院制定了课程改革总体推进原则、设计了课程标准框架、确立了课程设计流程、明确了教学内容构建原则,对课程标准等重要文本严格把关,加强对实施过程的协调和监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并在核心课程的引领下,推进了全员课改。
    4.夯实基础:建好实训和师资两个平台
    (1)多方投入,集成资源打造真实情境的实训平台
学院依据“多元投资、高水平建设、产业化经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自筹资金近2000万元建立了集大田作物、园林园艺、食用菌生产实训基地于一体的农科教服务中心;投资800万元建立了动物医院、养鸡场和特种动物养殖场;与牡丹江市政府和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合作共建黑龙江中俄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园区;与牡丹江绿园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打造集农林水牧、观光旅游有机融合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该园区项目在今年的哈洽会上,作为十大外商投资项目之一,列居全省第二位,受到了栗战书省长的高度重视);引企入校,在校内成立了牡丹江宏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农产品营销公司等实体公司,学生轮岗实训;引资入校,近几年通过与银行和融资机构的合作,共计引进建设资金2亿多元,用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实训条件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认可,设施农业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黑龙江省食用菌高科技示范园区被省教育厅确立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寒地果树育种栽培实验室被省科技厅确立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2)专兼联手,打造“会教能做、会做能教,情系黑土、精技助农”的教学团队
    不断探索“劳动报酬吸引人才、创业及发展平台留住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竞争激励制度用好人才、校园文化凝聚人才”的新机制。侧重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会教能做”;侧重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其“会做能教”。通过“淳朴、豪爽、务实、奉献、执着”的系列黑土文化宣讲,“导师带、专家帮、大赛促、做中学”的系列职业教育能力提升措施,“下基地、进企业、到田间、学技能”的系列实践能力提升举措,“下农村、进田间、入农户、传技术”的系列服务“三农”活动,将涉农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成为“黑土文化的传承者、农职教育的排头兵、农业生产的大行家、农业技术的传播者、热心助农的践行者”。

    (二)谱服务“三农”曲,做精技助农的生力军
    1.与农业科研院所联手,搭建农业科技助农平台
    在省农科院和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地方农业教育与科技资源,牵头建立了以学院为主体,由牡丹江农科所、省林副特产研究所、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牡丹江周边农业经济管理站等单位组成牡丹江农业科学院。建立了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科技研发共享平台、科研成果推广平台和农业专家信息资源库,设立种植、养殖、农机、法规、农村政策等5支专家热线,建立了快捷咨询反馈系统,在农业科技研发能力、推广能力、培训能力等方面都形成了强大合力。
    2.与农业市(县)结盟,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学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科技帮扶计划号召,自2005年以来先后派出2位副处级干部赴海林市和桦南县担任科技副市(县)长,通过办好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行农业专家联系乡(镇)服务制度、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实施科技入户、培育区域特色作物等举措,有力助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按照“共建意向长期化、互惠政策长效化、双方发展纽带化、互动方式多样化”的原则,采取指导长期做、专家长期派、成效长期抓的方式,与共建市县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
    3.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一是实施“农业科技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种植类实用技术培训、养殖类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二是实施“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依据黑龙江省产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脉络,农村一线实际需求,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经营管理人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实施“农业科技普及工程”,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实用农业科技网络咨询等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实施“村村大学生”培养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4.携手传媒,打造服务“三农”新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学院与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共同策划、联合推出《农经大讲堂》农业科普电视专题栏目。内容涉及种、养、加、管等各方面农业实用技术,节目紧扣农时季节和农民需要,由学院的农业、养殖及经济管理专家、教授走进田间、饲养场等地,面对农民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现场录制后于每周在牡丹江电视台《农经大讲堂》专题节目中播放,覆盖牡市辖区所有村屯,并在网上实行资源共享。

    三、我院“农职、农场、农企、农协、农户、农研、政府、金融”八要素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运行成效
    (一)农民、企业获利
    近三年来,学院在农村一线建立了2个专家大院、9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专家入村服务达600余次,培育稳定的科技示范户940户,累计集中培训农民20000余人,提供农业科技技术咨询数以万计。通过“农经大讲堂”电视专栏将农业科技送到了千家万户农民的炕头上。学院为所在的区域牡丹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荣登黑龙江省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学院先后被省政府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高教强省建设成员单位、农村新能源培训基地、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农村管理人才培训基地,被省科技厅确立为黑龙江省星火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被牡丹江市委组织部确定为乡村干部培训基地。
    (二)师资水平提升
    “八要素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为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农业生产问题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平台。近年来,学院教师共培育出农作物和食用菌新品种8个,获省级农业科技奖10个,合作完成国家863项目2个,省攻关项目3个,9项成果荣获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应用技术成果奖。也锻造了一批在农业行业、协会、学会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院现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农林牧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单位,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秘书长单位,牡丹江市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黑龙江省院市合作共建成员单位,25人被聘为省农委备春耕农业科技专家,24人被聘为牡丹江市农业科技专家团成员。
    (三)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八要素互动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了“边讲边练、训产一体”,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大大增强,涉农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说不存在就业难的情况,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4%。05届的农学毕业生刘彩华毕业后扎根农村建设家乡,带领农民科学致富,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并在祖国六十周年大庆之际,被遴选为团中央“我与祖国共奋进”宣讲团成员;06届农学毕业生侯宝建指导农民实践棚室蔬菜栽培技术,被《人民日报》在头版中报道。相关专业学生曾获得全国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插花艺术技能大赛特等奖、种子检测一等奖、动物外科手术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生物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奖项。毕业生刘彩华和辛艳成被评为首届百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创业之星和就业之星。
    (四)学院形象重塑,社会声誉极大提升
    八要素互动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实施与运作,让学院的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特色愈加鲜明,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认可,招生录取分数连年升高,毕业生受到普遍欢迎,学院逐渐从一所办学规模不大、默默无闻的乡村农校,发展成为办学规模超过万人、发展潜力巨大,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职学院。学院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评为职业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就业先进单位、校办产业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标兵、花园式单位等光荣称号,2006年获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称号;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确立为国家级示范性建设职业院校。

     四、“农职、农场、农企、农协、农户、农研、政府、金融”八要素互动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对其他非农专业的带动
    八要素互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对学院其他非农专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按照这种思路,学院经济贸易系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服务类、管理类专业中,与旅行公司、旅游景点、地方政府、园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将牡丹江宏国引入校区,成立了牡丹江宏国社行社有限公司;机电工程系在与合作企业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良好的生产条件,为地方机械加工企业生产零、配件,社会反响极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制药工程系借助校办药厂“前校后厂”的人才、资源优势,在培育制药人才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地方制药行业、企业单位的发展建设当中,助推地方医药行业发展;财务管理系在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建筑类专业中,除与工程建筑工司、工程监理工司进行合作外,还充分利用学院近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主动为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审记机构承担房产造价、数据分析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信息工程系在计算机应用、管理类专业建设中,通过与金融、融资租赁机构充分合作,及时引入了性能、配置较高的计算机,有利支撑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社会人文系与牡丹江电视台合作,在为电视台采编新闻与制作电视片的同时,还协助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录制《农经大讲堂》。

    综上所述,八要素互动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模式,使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有效破解了地域的劣势和农字号的弱势,找准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切入点,赢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形成了“办学在农村、课堂在田间、教研在基地、成果进农家”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