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永州职院:广建实习与就业基地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7月成立的一所地方性高等职业院校。近几年来该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同行前列,2001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2%2002年为96.0%2003年在非典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达到97.6%
  
永州职院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不多,该院在成立之初就注意把握好三个定位: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基础理论适度,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产学研结合。
  
依据市场调整培养模式
  
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该院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首先是积极进行市场调查,把握社会、行业经济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淘汰社会需求量不大的专业,开设市场急需的新专业。如根据永州市政府提出的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新设了生态养殖、园林花卉、旅游英语等专业;根据本地机械制造业落后的现实和沿海发达地区对数控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增设了数控模具专业,为本地储备人才,为外地输送人才。其次,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如该院的高级护理专业,针对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构建了新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该院除加强与教学、实习医院的合作外,还在周边的居委会、敬老院等单位设立了社区医疗护理服务站,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护理实践,从而培养能同时适应临床医疗护理和社区护理需要的高级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又如生态养殖专业,实行“顶岗实践,产教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到实训基地顶岗实践,参与生产、管理全过程。
   
加强就业观教育
 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在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改善就业指导工作条件;同时选派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出去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采取开设就业指导课、个别咨询、专家讲座、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等方式,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心态的引导。通过就业指导和咨询,毕业生就业意向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愿意到区、乡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由原来的21.6%增加到47.3%,愿意从事不完全对口专业工作的毕业生比例由28.2%增加到61.8%;要求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毕业生比例由原来的70.5%下降到49.7%;要求到省会及沿海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由原来的80%降低到40.6%;愿意到大西北落后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由原来的0.78%增加到22.9%
  
校企合建实习与就业基地
  
加强校企联系,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是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该院通过勤工助学机构,与企业、医院等联系,让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去打工,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
   
经过几年的努力,永州职院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西部等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其中医院98所,农科院80家;与中南大学的两所附属医院、广州市人民医院、广东爱立信集团公司、TCL集团公司、珠海光联公司等省内外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毕业生供需关系;与上海熙可国际贸易公司、深圳富士康集团、长丰集团等大型厂矿企业签订长期的毕业生用工合同。
    
该院还抓住沿海经济飞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在深圳、昆山等地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站,派专人常驻,使之成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从而开辟了沿海及西部地区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学生创造新的就业空间,拓宽了就业渠道。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21126日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