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高校毕业生就业应正视“大众化”现实

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而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择业指导专家提醒大学生,要认清形势,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也必然要从精英层面走向大众化。
  专家指出,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大众化就不可避免,这在发达国家很普遍。大学生就业时不应盲目攀高,非大城市不去、非大公司不去、非外企不去,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暴露了大学生缺乏审时度势的能力。
  据悉,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是社会进步和全民素质提高的标志之一。接受大学生教育的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只是社会各阶层的一个普通成员。专家指出,由于这种转变才刚刚开始,因此许多大学生还摆脱不了身上的骄气,就业时常常暴露出明显的幼稚、天真。大学生走不出精英的光环,就走不进大众化教育的现实。专家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让他们切实地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从而找准定位,养成正确的择业观。莘莘学子别总想自己是天之骄子、是精英,社会并不青睐自诩的精英,更多的是需要那些发奋自强的、拥有实际技能的就业者。
  据了解,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的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而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280万人,比今年增长68万人;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人。
                                                              

摘自:《人民网》200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