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迁安市40名农民通过人才劳动力洽谈会,与开滦集团蔚洲矿业公司签订了用工协议,成为该市又一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到目前为止,迁安市已有5万农民告别黄土地,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已经成为该市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向非农产业转移,迁安市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发展科技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通过内部吸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别是该市钢铁产业技改、中等城市建设,为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仅去年一年,该市新建工业项目就达147个,增加就业岗位12000多个,有40家企业进行了技改,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同时,以“六路”、四个小区、三个超市、七个标志性建筑等为重点的城市建设项目达到32个。今年以来,该市又开工建设项目121个,总投资125.6亿元,涉及到钢铁、水泥、包装等多个劳动密集型建设项目,为农民就业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据统计,在城区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就有近2万人,从事商业、服务业的1万余人。
拓宽市外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是迁安市实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举措。为此,该市以人才劳动交流服务中心为龙头,在全市19个乡镇、城区办成立劳动保障事务站,负责农村劳动力的调查、培训、就业管理。通过宣传现行就业政策,改变农村劳动力固守家门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或走出去就业;另外,人才劳动交流服务中心等部门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用工信息,并到外地考察,不断扩大劳务输出领域和范围,逐步建立了以唐山市为依托,以开滦集团用工为主体,面向北京、天津及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务输出网络,并与北京、天津等地的有关部门签订了劳务输送基地协议。该市人才劳动交流服务中心每月逢“8”定期组织人才劳动力交流洽谈会,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面对面洽谈。现在,该市有近2万名农民常年在外务工。
来源:《河北农业信息网》2003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