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企业如何应对入世

::首页新闻::

 

   中国人世后,对校办企业将产生什么影响?校办企业将采取何种对策?这是教育界人士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校办产业管理中心主任翟土良,他回答了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记者:多年来,校办企业一直享受着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入世后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翟士良:人世后,不论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都要遵守平等的竞争原则,国内企业就应包括校办企业在内。这就意味着校办企业在今后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冲,它所享受的那些优惠政策将逐步减少,直至被完全取消,即校办企业与其他企业处于一种平等竞争的局面。从积极的意义上说,校办企业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空间增大了,入世为俄们提供了发展机会,但与此同时,也给校办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绝不是—句空话。在这种大背景下,校办企业如果还跟不上形势的转变,必然在发展速度和生存空间上出问题。
    记者:面对入世后的市场竞争环境,校办企业要想继续得到发展,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翟士良: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观念上的问题。校办企业的主管领导,应树立起一种新的竞争观念,要有一种平等竞争的意识和思想,不能把校办企业的发展更多地寄托于国家的优惠政策上。其次是机制上的问题。无论是学校办企业的机制还是企业自身运作的机制,人世后都应有所变化,这种变化要通过改革加以实现。这种改革要从产权制度上入手,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加以实现。第三是竞争能力上的问题。加强校办企业的竞争能力,关键是要使企业的科技含量有较大的提高,当然这个科技含量既包括产品方面的,也包括管理方面的。
    记者:北京市的梭办企业情况如何?入世后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促其发展?
   
翟士良:北京市整个校办企业的大头在高校,尤其是北大、清华两校,仅就北京大学来说,在全市及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值约占全国校办企业产值的13。原因是高校有其自身的科研成果,高科技含量是其发展的自身优势。面对人世,北京市就正在积极推进全市的校办企业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6市正式推出了《加快北京市校办企业改革的园若干意见》,提出了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兼并等十种校办企业改革的途径。总之,面对人世,校办企业必须改革,不改就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