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绍基:以新思维看现代创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的结合
|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根据2008年学术年会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院长杜绍基专题报告文字实录整理)教育部的各位领导、职业学会的领导、职教院校的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也觉得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主题,以新思维看现代创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的结合。
首先请原谅我的普通话是很“普通”,我出生在香港,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没有很好的学习普通话,这几年在中国推动创业教育,逼自己稍微学了一点普通话,我希望通过PPT的演示用中文的文字补救大家对我所讲内容的理解。
从许多的资料看到,中国过去的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获得的很大的发展和提升。在办学方面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但是同时也明白,整个教育的体系是比较单一的,而且比较传统,是一种应试的教育,认为很多孩子考不上大学就是失败者。这样的社会观念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文化传统。很多学生在技校里面读书,特别是我们接触一些技校的学生他们是有一些自卑感,自信心不足。很多人想,我们做职业教育就是为了许多的企业来培养一批廉价的劳动力,我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反思。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型的社会,在过去17世纪我们是产业革命时期,那时候是钢铁业,随着18世纪末到1945年,工业革命通过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使知识和用于体力工作上,生产力大大提升。而的知识型社会,我们培育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就是未来的知识工作者。这个词是彼得·德鲁克于1995年创立出来的词,他在《明日地标》这个书中提出这个说法。我们未来所培养的那些学生,他们不再是像上个世纪工厂里做一些很简单的动作,他们是用自己的知识、独立技术去工作,我们上一代的父母他们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机器却带不走,就不能够再找到另外一份工作。新的知识型社会可以使知识跟着他们走,他们只要有这样的理念,到任何地方都可以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出来,对这样的小孩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
技术人才是“知识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面对这些学生,不把他们看的比传统的大学生差,西方很多学生他们不能上大学,但是他们却可以在自己的车库里创造一个未来,或者一个戴尔电脑,这就是我们要启发的一个部分。我们把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如何的结合,怎样使这些创业者能够通过他们的技能为中国建立和谐社会做贡献。这就是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题目,我们怎样用创业带动就业,我们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用以下的时间让大家感受一下,我们已经在中国、北京、上海、陕北、江苏、四川一带已经在推动的创业教育的课程,希望在这里可以感受一下。在坐的都是前辈、专家,希望可以把大家带进这个课堂,NFTE(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创业教育课程,它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13个国家,毕业生有20多万,课程完善,2003年开始引入中国。它有非常完善的课程,中间又加入了很多生动活泼的教学法,让这些学生喜欢学,他们要学,这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系统从CTI(认证的创业),教学培训师18人,中间有3位是华人,认证创业教师在中国现在有400多人,他们培训出来的学生成为全球的校长,通过这个系统我们进行有效的再培训,并且每年的校长都可以参与NFTE的活动。(看图)这些学生都是我们历年在中国培养出来,而且获得了全球创业大赛,他们的商业计划书获奖,到美国、纽约、曼哈顿领奖的照片。这个课程通过这个体系让学员贯彻到底。这个课程的特点是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互动性很强。
我希望大家有一个心理准备,凡是知道NFTE老师的风格都了解,老师不是很沉默的一句一句的讲下去,会很活跃。这个课程寓教于乐,重实践,很实际的通过这个课程不知不觉的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每一期课程完结后,老师说,孩子变了。当我们问孩子的时候,孩子说老师变了。这是我们希望对中国职业教育做出的一点贡献。
我们强调诚信和商业道德,我们不能“明知有害而为之”,而这正是现在中国商业社会非常大的问题,我们要强调承担社会责任。每一个学生在完成商业计划书结尾一段都要写出,成功之后怎样回报社会,我们希望他们在年幼的时候有回馈社会的意识,把这个种子先撒下去。毕业之前全部的学生每人都要完成一个商业计划书,而且要站在全体人面前演示。很多同学开始的时候都会说“我是某某公司的董事长,今天我要向各位演示我的商业计划书,我的梦想”。很多当他们演示的时候热情、自信心都会激发出来,很多学生演示的时候眼泪都流出来了。我们强调让学生明白,创业不是唯一的目的。
的确我们每次开始授课之前都会问学生,你们创业的目的唯一的是赚钱的请举手,一定有人举手,课程完毕之后他们知道,他们做的是能够提供一个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或者服务,盈利是必然的,但不是必要的。
我们有许多的活动,比如说谈判游戏、营销游戏,我们帮助学生计算成本,财务课会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演示。我们做出一份三明治时候会问“谁要吃”,有四五十个手举起来,我们会再做很多份。
我们在一些比较贫穷、偏远的地区授课的时候,那里的校长会跑过来问,杜老师,为什么这几天学生上课像过节一样,他们为什么欢天喜地,为什么一早在课堂的门口等着你们。我们也希望我们学生是真的这样喜欢学习。我有几个实例让大家感受一下,假设我们进行第一课,其中有一个问题,成为创业者的好处和坏处。马上想一想,做生意有什么好处呢?请问台下的老师?
回答: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回答:赚钱。回答:快乐,有满足感。回答:创造价值。回答:奉献社会。回答:提高生活质量。
杜绍基:那么做生意有什么坏处?
回答:太累了。回答:有风险。回答:压力很大。
杜绍基:当我们把问题给学生的时候,学生自己给了答案。我们对比一下,好处和坏处恰恰是相对的。答案都在里面,只要你愿意想,敢讲,假如一些学生回答是离题的,我们会说这个答案很有意思,我们没有想过,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我们目的还是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程,愿意回答问题,这样自信心和参与感就会出来,我们不会给他们挫折,认为这是很笨的问题。我们跟学生说“唯有不发问的问题才是最笨的问题”。这是我们对学生的鼓励。
第二个案例,销售游戏。我们作为一个促销人员怎么做,见到客户怎么握手,以及请客户推荐他的朋友,整个课程下来以后我们会让他们进行游戏。我会把一半的学生留在课堂上,另外一办的学生跟我一起出去,会跟他们说“各位同学,现在你们都是我的销售人员,公司进了一批桌子,你需要帮我们卖,最低600块钱,可以卖的更高”。我关上门跟另外一半学生说“,你们是我我的采购人员,今天要采购一批桌子,最高出价的400,不能超过这个预算”。门打开以后,哪些人像王一样冲进去找到他们猎物,进行销售。一个要卖600,一个只出400,有没有成交?几乎没有,但是他们用了10分钟尽力的说服对方。他们把刚才我教的礼仪礼貌都忘记了,只知道卖东西。我问有没有人成交?有人举手说有,我了解到他们公司需要后面开20多所连锁店,如果愿意400块钱卖给他们,他们愿意把所有的订单交给我,我相信这一千多把桌子可以把价格降过来。这就是学生聪明的智慧,全体鼓掌。这就是我们的课程。
下半场开始,现在环境改变,销售人员改成采购人员,还是卖桌子,最低可以卖300块钱。里面的采购人员最高可以出价200元,整个形势改变了。进来后这些学生拼命的推销,他们想最多出400,我们现在卖300肯定能卖出去。但是我们关注的是谁卖的最高?有没有人一开始就试探能不能卖1000、900、800、700,有。通过分析整个课程又热闹起来,大家学到了东西。如果能把这些知识和自己的技能结合起来,他们将来就能够成功的创业,这是我们对他们的期望。
案例三,NFTE贸易游戏。我们希望让学生知道,人类是为什么有贸易的行为产生,人的满足感是怎样通过贸易得到提升。当我们讲完国际贸易基本知识以后,每个学生发给他一个大信封,信封里有三样物品,有可能是玩具,有可能是食用品、工具等等,学生看了以后我问,现在满意自己手上产品的用5-1表示,5是非常满意,1是非常不满意。平均出来是一个不错的满意比例,所以我们就看第一条线大概达到180分,然后请学生把产品打在桌面上,他们可以站起来到处看,比如说看到别的国家的这类产品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上他们知道别人有什么东西,再看自己的产品,就觉得不满意,因为别人有好的东西是他想要的。我们就再做一个调查,谁对现在目前的三件物品是满意的,再进行5-1的投票。结果第二轮的投票满意度就降低了,因为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有什么东西。第三轮,我们每一桌6-8人一组,让他们可以自由交换,在中国已经不再有投机倒把这个行为,我们可以自由交换,可以自由贸易。所以一桌里的学生就尽量的说服对象,跟别人交换,这样交换之后的产品满意度有提升。第四轮的课程,我们把课堂开放,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跟班里面几十个同学交换物品,然后换取到自己最喜欢的物品,这样一轮投票的满意度最高。就是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明白了国际贸易的一些原理。
下面有一道题,希望在座的专家放下身段,像学生一样看待这个问题,先算一下这道问题,然后跟左右朋友讨论一下里面的答案,给我一个最终答案。故事是这样的,一名顾客进入鞋店要买一双12元的鞋子。他给收银员一张20元的钞票,此时正是一大早,收银员没零钱,于是她拿那张20元的钞票到隔壁的饭店兑换成20张1元的钞票。然后,她把零钱找了顾客。
上午晚些时候,饭店的主人来找收银员说“这20块钱的是假钞票。”这收银员同意收回那张假钞,并且给那个饭店的主人两张10元的钞票。
除了失去一双鞋之外,你的鞋店还损失了多少钱?我们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大家知道懂得会计基本原理的重要性而提出的这道问题。
“20、28、8、16”,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问这道题目起码得到五个以上的题目。
再思使命
我们已经是在这个重任之中,我们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希望一起来反思,职业教育在这个时代应当承担的使命是什么?如果我们要培养一群学习不好的,不能进大学的学生,那我们出来的学生他们就是这样子的。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块,特别是作为领导者,我们的使命究竟是为中国培养一批人才,而且这些不但有技术,而且他能够创业。不是说毕业再创业,而是说除了传统的技术培训以外,我们加进了创业的元素,让他们有这个种子在里面,他们有思路,理顺了整个事务,他们知道基本的商业计划书怎么做了,只有具备所有的条件能力,天时地利人和,缺少每一份都不可以动手,而不是马上做,我们希望这些创业的人成功,创业教育可以给学校、老师、家长带来什么?是贡献。谁是你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商业企业问的问题是?谁是你们的主要客户,这里问的是谁是你们的主要服务对象?这是你们需要的对象?是学生、是家长、是社会吗?这些问题要问,有了正确的答案就能做正确的事,如果不能做正确的事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对,就算把事情做对,事情也是错误的。
最后一句“我能贡献什么”,这是需要大家反思的问题。
主持人:杜绍基围绕着创业促进就业,梦想变成现实的题目讲的深入浅出,案例鲜活生动。让我们再一次感谢杜绍基先生专程来南京为我们做的精彩的演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