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进入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马树超

::首页新闻::



   在过去的15年里,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由政策发展机遇期向政策调整期的过渡,目前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1988年至199810年间,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发展机遇期,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实施《职业教育法》,有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全国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由280万人增加至520万人,增长85.7%
  1998年至2003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入政策调整期。1999年,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推动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招生数由108万增加到2002年的321万,增长197%,;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数由360万增加到677万,增长88%。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下滑,从520万人减至2001年的400万人。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回升至470万,虽然比上一年增加70万人,但仍然比1998年少招50万人。
  2003年以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进入重要的历史机遇期。这一时期与政策发展机遇期的最大差别,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一是新一届政府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与此相适应,我国未来20年将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机遇期,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会推进到55%左右,将有约2.2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过低,初中及以下比例高达95.26%,同城市就业才的巨大落差,将使职教育发展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新一届政府把解决就业问题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的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总量达7.4亿,是欧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总数4.3亿的1.72倍之多;全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全国下岗和失业人口为1400万左右,目前进城的农民工为1.2亿人,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政府将更加关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
  三是解决脱贫问题的需要。新世纪之初,我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把"脱贫"作为重要使命。目前我国公布的贫困人口总数是3000万左右,但这是人均年收入625元的低标准脱贫。如果标准提高200元,我国的贫困人口就将增加到9000万人。由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对农村青年提高技能针对性强、见效快,是解决脱贫最重要的教育类型。我们200212月在广西农村调查发现,凡比较富裕的农户一般是从事多种经营。我们访问14户农户,有8户从事多种经营,其中有5户子女接受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
  四是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迫切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国际比较分析表明,尽管我国制造业的年平均工资水平很低,但劳动力成本却是最高的,因为劳动生产率很低,是美国的1/23,日本的1/25,德国的1/18。据人口普查,1990-2000年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从8.79年提高到9.44年,基本还是初中毕业水平,按此发展,2010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受教育年限仍然达不到1990年第三产业人均10.08年的水平。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比例高达71.2%,即使在上海、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的初中及下文化程度人员比例仍高达63.54%57.30%。第二产业劳动者素质问题变表现在高级技工的严重短缺上。因此,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将使我国的制造业强国战略成为泡影。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近年迅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极度短缺,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从今年开始要把新增加的教育支出主要用于发展农村教育上,这也将为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带来重要的机遇。当然,由于职业教育具有经济界和个人的双重需求主体特征,人们在选择国民教育类型时往往偏重高学历教育而忽略甚至鄙视职业教育,使职业学校教育成为市场调控失灵的领域。因此,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来临的时候,仍需要政府、社会和职教战线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政府对双重需求主体的需求矛盾进行强有力的调控。

   转载《职教论坛》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