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迮 卫
(加拿大英皇教育集团市场发展部)
英皇教育集团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下属英桥大学,提供工商管理硕士和学士学位项目,英皇学院提供工商管理、计算机和酒店管理的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和大专文凭项目,英皇高中提供加拿大标准高中课程。此外,我们还拥有英华中文学校、英才源地、维亚拉美学院、英皇科技中心、英皇培训中心等机构。我们的五座校园分布在加拿大的三个城市: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市和本拿比市、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和尼亚加拉市、新布冉斯韦克省的佛来德里刻顿市。我们是集高等学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学府。
高等职业的成功在于与企业界的密切结合。我们的每个专业项目,都有“工业指导委员会”,由企业界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参加,帮助我们制定课程和课程大纲,使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水平与企业界的要求保持一致。开始时,我们和企业界的专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技术能力上,然而,通过几年的实践,认识到德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企业界向我们提出,一个员工是否成功,技术能力固然是基本要求,但是,他的工作态度和品德却是他成功的关键。没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职业品德,员工的技术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而且会给企业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于是,我们开始了新的探索:企业界需要的工作态度和品德究竟是什么,用西方教育管理的行话讲,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需求”。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总结出“良好工作态度和品德”所包含的内容和定义,并把这些内容编排到每门课程当中。
1、
良好工作态度和品德的内容
(一)个人素质
(1)主动性:即有自发的愿望完成工作,达到目标。在当今的工作环境中,“监督”的成分已经大幅度降低,企业把一项工作交给员工后,希望这个员工能够主动地开动脑筋,采取行动,把任务圆满地完成,而不是推一推才动一动。靠监督、催促和各种思想工作才能够完成任务的员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
(2)自我激励:即有饱满的热情和意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企业希望,一个自我激励的员工,能够接受额外的挑战,并在每项工作中都主动多做一些。员工对任何任务都可以圆满地或超额地完成,或敷衍了事地完成,企业要求的是前一种人。
(3)交流能力:有能力与公司各个层次的人进行有效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当代管理学认为,有效的交流是企业成功和必备条件。如果讲话时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听话时不能准确把握对方的观点,书面报告废话连篇,要点和论据含含糊糊,就会给工作带来混乱,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心理素质:即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员工不能一遇到困难和阻力就惊惶失措,而是要永远面带笑容,风度自信而又不跋扈,与各种个性的人都能够和平相处,也就是具有团队精神。
(5)精力充沛:不论小事或大事,都能够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去做,而不是疲怠、懒散、眼高手低、没精打采。
(6)决心:不因为困难和困境而退缩,不是把问题推给别人或上司,而是主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7) 信心感:即与所有同事的关系都友好、真诚、开放。对上级不曲意迎合,对下级不目中无人,对客户不卑不亢,不故意客套而把自己摆放在低下的位置。
(二)职业素质
(1)可靠性:主动追踪工作的发展,而不是依靠别人来确定工作是否已经完成,并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每一步进展。
(2)诚实正直: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敢于承担责任。做决定时,一切从公司的最高利益出发,而不是凭自己的想象和个人好恶做决定。
(3)自豪感:对已完成的工作感到自豪。永远保持“多做一点”的态度,保证工作的质量,发挥自己最好的能力。注意工作的细节,不得过且过。
(4)坚韧性:不惜花费一切时间和精力,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得以完成。
(5)分析能力:能够权衡所有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遇到问题,不是仓促解决,而是深思熟虑。制定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要考虑到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并充分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
(6)倾听的技巧:要注意倾听和理解别人的发言和意见,而不是只等自己的发言机会,对别人的发言充耳不闻。
(三)工作素质
(1)节省资金的理念:通过你的构思和效率所节省的每一分钱,都是公司的收入。
(2)节省时间的理念:通过你的构思和效率所节省的每一分钟,都可以使公司节省资金,并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是一举双得。
(3)创造效益:增加收入是每个公司的工作目标。
(四)商业素质
(1)效率性:时刻注意在时间、精力、资源和资金方面的浪费。这不仅指自己的工作,也包括公司的工作体制。要主动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
(2)经济性:基本上所有问题都有两种解决办法:昂贵的方法和实惠的方法。通常,昂贵的方法是比较容易的方法,而实惠的方法则需要开动脑筋,需要创造性。企业喜欢的是实惠的方法。
(3)程序性: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程序,这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保证。因此,不要想办法简化程序或绕过必要的程序。遵守程序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一切事情都要让自己的上司知道。遇到困难或有了好的想法,要向上司报告,而不是向上司的上司报告。传达指示要按部就班。不要自己擅自“改善”工作程序,也不要让别人这样做。
(4)利润观:要清楚地认识到,上述各项素质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赢利,因此,不断地自我培养这些素质,直接关系到自己的职位、升迁和收入。
二、良好工作态度和品德教育
以上的四个部分,基本上概括了一个优秀员工的行为准则。不仅概括了什么是良好的工作态度,而及明确地指出,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够反映出良好的态度和道德。我们在各个学科中,开设了《商业道德》课程,中心观点就是上述四个内容。然而,这些准则仍具有相当的抽象性,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对的,而是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做出选择和决定,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课程中,插入了大量案例分析,让学生参加和讨论,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使他们真正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些理念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予以运用。下面,我介绍两个案例分析。
案例一,“两个月前,你预订了一次专家门诊,并已经告诉你的经理,那天你要提前下班。今天下午是专家门诊的时间,偏偏你的经理上午通知你,下午四点召开紧急会议,你该怎么办?”
这是考查学生在主动性和自我激励方面的认识。从行政手续和劳工法方面讲,他当然可以不参加会议。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假如你是这个经理,遇到突发问题,急需大家的帮助,但是你的部下却不来参加会议,你会怎么想?
案例二,“在一个问题,你不同意你上司的意见,你是否要向其他同事说明和解释你的意见呢?”
这个问题涉及了几种素质,可以有几种答案。关键有两个要点。第一,任何做法都必须从公司的利益考虑,而不是从自己的面子或其他因素考虑。第二,决不可以在背后批评你的经理,因为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导致团队的分裂。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对这些理念就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但是,这还不够。学习和体会只能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工作态度,力图体现良好的工作道德。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能力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有效地发挥这些理念,进而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推进企业的发展。这部分内容,只靠一门课程是不够的。我们把职业道德的内容融会到每个专业学科的学习里,通过作业、讨论、专题研讨等方式,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创造力。
下面我以一个作业为例,观察一下教学的效果。这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作业。内容是公司准备开发一个新的软件,委托学生建立一个科研团队来完成这个任务。团队成员来自计算机领域的不同专业。作业题目是:如何营造一种团队精神,来完成这个任务。这个作业的困难是,在计算机行业中,每个领域都非常专一,因此,团队的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而完成这个任务,又需要有序地结合每个人的特殊性,共同创造出一个产品。学生们提出了各种方案,都很富有创见。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作业:
“要出色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营造一种合作的、相互负责的工作环境,尽管每个人在业务上各行其是,但必须为统一的目标而工作。因此,下述九个原则是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
①大胆接纳不同的观点和否定的意见,承认所有的观点都具有客观根据,争论要公开化,争论的焦点不是论对谁错,而是那个方案最为有利;②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项目的讨论,不管他的专业、研究领域和负责的范围是什么,不得对任何专业范围或个人抱有歧视和偏见;③业务争论时保持客观性,切忌把问题个人化,切忌把不同意见看做是对个人的攻击或贬低;④鼓励成员就自己范围以外的问题发表见解,不得以“专业性”的帽子压人;⑤每个成员不论工作范围如何,都要从始至终参加项目,从项目规划到项目完成,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把任何成员排斥在任何环节之外;⑥要承认和尊重每个成员的背景和专长,不得贬低他人的才智;⑦每个成员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要积极征求其他专业范围的成员的意见,使大家的工作从一开始就趋于一致;⑧一旦团队就某个议题做出决定后,每个成员必须遵守执行,直到补充条款出台为止;⑨遇到争议较大的议题时,每个成员要明确表态,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必须避免的误区是:
①遇事采取简单命令,而没有认真听取成员的观点和意见;②不给成员以及时的帮助和关怀,认为团队成员都是专业人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需要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形成“各自为战”状态;③成员之间不是主动相互提供帮助,而是有求才应;④成员彼此随意批评其他成员的专业贡献和工作作风,造成成员之间的隔阂;⑤团队管理人员独断独行,重大问题不经过团队协商,而且朝令夕改,使团队成员无所适从。”
这样的作业看似简单,但它们基本上涵盖了前述四个部分的素质。学生通过这些练习,不但进一步深化了对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理解,而且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应用。
英皇教育集团建立13年来,已经向企业界输送了大批毕业生,深受企业界的好评。企业界认为,我们的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高、技术好、工作业绩好。我们认为,取得这个成绩,是与我们坚持进行有效的德育分不开的。我们培养专业人才,必须人品和才能兼备,才能满足雇主的需要。因此,从市场的角度、雇主的角度和实用的角度,不断开发和完善德育课程,是和开发技术课程同等重要的任务。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月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