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科教司 杨雄年
( 2007 年 10 月 11 日 绵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 2007 年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学术年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在农业教育和培训方面,我是一个新兵,刚分管这方面工作,有很多内容需要向大家学习,希望在会后的工作中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支持。
两节刚过,我们就在国务院确定的唯一的科学城——绵阳召开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学术年会,我首先代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中国职教学会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以及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多年来在农业职业教育方面的辛苦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出台了以“四取消”和“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极大的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三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村各业实现平稳协调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今年以来,农业部按照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一号文件的工作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大力实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展农业功能和领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大战略”,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四大支撑”,实施启动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今年夏粮实现自 1985 年以来首次连续四年增产,单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民现金收入实现自 1995 年以来同期最快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2111 元,同比增加 314 元,实际增长 13.3% ,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还处于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传统社会加快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阶段,农业基础不牢,技术装备落后,城乡差距拉大等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有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部门同心协力,在科技进步和人才、智力上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现代农业的内涵上看,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与传统农业相比,其发展更加依靠科技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共享科技进步成果,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 7.3 年,三分之一的农民仍处在小学及小学以下的文化水平,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 20% 左右,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到 1% 。发达国家农民受教育年限已在 12-14 年,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十分普及,如英国农民接受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达 60% 以上,德国作为制度要求所有农业就业者都必须经过不少于 3 年的正规职业教育。相比之下,我国的差距非常明显,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大量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瓶颈。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已成当务之急,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农业职业院校是开展农民就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长期以来,农业职业院校面向“三农”,培养了大批农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农业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规模和服务领域迅速扩大,办学效益大幅提高,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目前我们农业职业教育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人才培养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基层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式与生产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直接面向农民开展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还不够深入,等等。为此,我们农业职业院校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和方向,勇挑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一要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方向,突出农业特色,加强农科专业建设,加大农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二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农业农村生产实践,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要下沉办学重心,组织教师深入乡村,根据农业、农村、农民实际需要,开展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昨天听了绵阳农业学校的办学情况介绍,他们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我也给绵阳农校提了几点建议:第一,总结多年来办学经验,继续提升办学水平;第二,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和方式,适应农业产业的变化,不断扩展办学功能。第三,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包括国外资源、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各类社会资源,把职业学校办得更好。目前我们国家资源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还比较突出,无论是资金、装备和师资都是如此。我们的对策应该是:不能为我所有,却可为我所用。
在此,我还希望各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组织和指导,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和协调,争取和扩大农业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工作中的投入比重;另一方面,要创新机制,在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中,充分发挥农业职业院校的作用。从明年起,我们与各省农业厅安排农业职业院校承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为广大教师走出校门,接近农村,服务农民创造条件。
各位专家、同志们,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大好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同志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