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农业职业教育 2007 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刘来泉
( 2007 年 10 月 11 日 绵阳)
各位领导、各位院校代表、各位同志: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出席“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2007年学术年会。本次学术年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由四川省农业厅、绵阳市农业局、绵阳农业学校共同承办的。会议所讨论的主题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是“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底教育部已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和即将启动的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际行动。我谨代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对长期以来一直支持、指导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农业部科技司,以及办好本次会议的四川农业厅、绵阳人民政府、农业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等职业教育在曲折发展中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中职招生在高中阶段的比重已达46%,在校生也超过了4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招生数占普通本专科高校的53%,在校生占46%。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有了明显增长,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许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2005、2006年中央财政已经重点支持了76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46个县级职教中心、46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启动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第一批已有28所院校首批获此殊荣,第二批又有42所院校得到批准。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取得突破,今年将有90%左右的中职学生获得资助。当然,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认识,因为从总体看,目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尽管国家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但仍满足不了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校舍面积、实验实习设备和专任教师的生师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普通高中相比更存在明显的差距。应当承认,农业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也仍是需要大力加强和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正呼唤着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学会的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我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应重视把推动农业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及其教学领域里的改革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推动“三农”服务,促进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如前所述,农业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2004年8月中国职教学会专门成立了“农村职业教育调查研究小组”,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过调研分析。调查显示,当前农业类职业教育困难很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农业职业教育规模、数量不断萎缩。中等农林学校减少,2003年平均近10个县才有1所农林学校,每个地级市还不到1所;平均每个乡镇每年仅有1.4人学习中等农林专业,有2个人毕业于中等农林专业,1.2万个农民才有1个毕业生,农业生产存在后继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因此,办好涉农院校和专业,培养立足农村带头致富的新农民,是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养培训高技能紧缺人才更为困难和艰巨。
值得高兴的是,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日前确定了农业、林业、水利等 12个领域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紧缺人才专业领域。要求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要与教育部共同制定本行业国家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并纳入本行业的发展规划。12个国家重点领域农林为首选,说明国家对此给予的高度重视。本届学会即将完成自己的任务,新一届学会将以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学会将为深入开展教学领域改革服务,继续加强职教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调研,特别是将继续关注农业与农村职业教育中如何培养新型农民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关注涉农专业招生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推动农业与农村职业院校发展,坚持产学研结合,实行校企合作。不久前我出席了一次饲料企业家的大会,他们反映,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奇缺,另一方面种养户的组织程度和文化素质不够,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好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携手承担起新型农民的培养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农业与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寻求新的突破,争取和加强企业的参与,通过校企合作来更好地适应农业产业、农业企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第三、加强农业与农村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与思想道德建设,把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部有关部门一份最近对用人单位的大样本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能力和态度的多项要求中排在前两位的,一是职业态度(积极好学,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二是职业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注重质量、效益的意识,协调合作能力,法纪观念)。同样,该报告还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最为关注的是“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说明全社会及各行业企业也把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然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这种社会的要求尚有一些差距: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与人合作精神和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都还比较弱。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要重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着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增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意识。作为国家“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参考、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组织的《学会做事》的研究成果,学会已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的比较研究与实验》。
第四、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创业教育,把培养创业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新型农民,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是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主创业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高等教育文件提出“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把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1999年第二次国际职业教育会议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因此,把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纳入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中,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我国的就业形势,包括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面临严峻挑战。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除了培养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就业观外,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并自主创业是根本之策。特别是,广大农村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农民,需要一大批农业岗位上的创业者,在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更是当务之急。去年底以来,学会已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美国创业指导基金会合作,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已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离我国职教事业发展规模的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从总体看,有关数据显示, 2005年我国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已占46%,而其专任教师27万人,仅占普通本专科教师的30%;2006年的生师比18.3:1;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25.5%;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的15%(2003年数据)。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1.1%,其教师78.3万人,占高中阶段教师的仅为36.1%;生师比为23.94:1(普通高中 18.13% );双师型教师占14.26%;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的10%左右(2003年数据)。因此,总体看,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企业和兼职教师少是最为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高学历教师和高职称的教师偏少;具有实际技能的教师,特别是“双师型”的教师偏少;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兼职教师偏少。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大体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解决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好2005年国务院《决定》和2004年教育部、人事部等国家七部门的“意见”,把加强和完善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特别要重视吸收更多有志者参加职教师资队伍中来,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教师,改善职教教师结构;坚持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
第六,加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要坚持把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沉,重点放在教学、教师第一线,并逐步在中观、微观层面上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为此,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大力开展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活动。因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去年 22:1,全年滚动16:1(职教),困难很大,为此学会搭建了新的大的门槛低得多的平台。在完成2004-2005年度100个课题立项基础上,批准公布了2006-2007年度140个课题立项。同时,在完成了2005-2006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系列教学研究课题91项基础上,今年又批准立项了2006-2007年148项教学改革课题,其中高职81项,中职50项,其他科研机构等17项。我希望农业职业院校,积极参加职业教育科研立项和科研工作,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研究,提高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我看到了你们以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的名义,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和评选“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活动,对此学会表示大力支持和祝贺!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确定的重中之重的长期任务。我们应充分认识农业职业教育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农业职业院校首先应进一步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责任感,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密切与农业行业发展和区域农村建设的联系。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