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高职教育服务方向 积极为地方培养技术型人才

::首页新闻::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依满汗

    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科技生产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她既不同于学术型的本科教育,又区别于一般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切实办出特色,应努力创建新型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型学院。这种技术型学院的建设不同于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要创新原有的观念、思维和管理方法,要以适宜于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开展教育和创新学院的管理,一切都要依据技术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管理模式,来改革学院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程序,其管理的重点应是激励技术型人才的健康成长。在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谁具有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型专业,谁就能得到发展;谁的师资适应了需求不同的学生的技术需要,谁就能发展起来,因此可以认为适应性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第一把金钥匙。为此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动员广大教师和社会专业人员共同开发技术型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已初步建设了一批技术型的专业、技术型的课程、技术型的评价机制。在学院内部管理体制上,注重建设好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型教师队伍,以增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培训内容的社会适应性,作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建立技术型的教育模式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学院适应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一个职业技术学院不与地方的科技推广结合,不了解地方科技发展状况,不了解地方科技推广的体制,就谈不上职业技术学院的适应性。因此,要想把学院真正办成技术型的学院,就必须将服务方向定位于为地方培养技术型人才和推动地方的科技普及上。为此我院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就充分考虑了伊犁农牧业生产的实际,依据生产季节的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将教师和学生推向农牧业生产第一线,推向农牧业科技推广第一线,推向为社会、为“三农”服务的第一线。同时我认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成为地方科技研发、推广和教育的中心,成为为当地社会提供可使用技术和有价值信息的中心,这就决定了职业技术学院必须积极参与当地的科技推广工作,以增强学院的适应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因此对于为经济服务的职业教育来说,就应具有地方特色。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祖国的最西部,他的服务区域是新疆北疆地区广大的农牧业区,他的服务宗旨是通过人才培养繁荣伊犁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科技文化事业。所以建立一系列适应经济发展,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是学院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学院成立之初,就选派教师下基层,深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农牧业生产的现状、科学技术利用状况、农牧民及农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知识状况,并以此为基础,以伊犁地方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为依据,制定了学院支点专业的发展方向、优势专业的发展规模和新型专业建设的规划等,确定我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相应出台了教学培训内容改革方案、学员业绩评定改革方案、民语科技推广教材编译方案等等。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深入社会,将学院深深的融入社会,使学院的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地方针对性和地方性,来增强学院发展的后劲。只要不断的增强我院的适应性,逐步发展我院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我们就一定能在祖国的西部茁壮成长,硕果累累。

摘自《农业职业教育》200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