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三农”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首页新闻::



   

    为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探索农业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路子,近年来,我院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利用学院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农民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一、创造条件,建好基地,为农民培训作好示范。

中国农民是最讲究实效的。为了使培训突出实效,让农民朋友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富得快,我院把培训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了集教学、生产、示范为一体的实训基地——“一场四园”。即年出栏牲猪3万头的集约化猪场;50亩的水产生态园;30亩的蔬菜栽培园;100亩的优质水果园,50亩的园林花卉园。这“一场四园”既是培训学员实习实训的良好场所,又是规模生产、推广示范的科技窗口,建成以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年利润达300多万元。2001年,我院校办产业评为全国农业院校明星企业。今年初,又在市林业局的支持下,投入了近80万元建起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心,该培养中心己成功地生产出桉树组培苗三万多株,计划今年生产桉树苗和花卉苗木80万株,计划今后每年生产桉树苗100万株,为发展我市100万亩桉树工业基地林提供苗木,同时还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数控模具实训中心,购买数控机床、刨床、铣床等机器30多台,已投入使用。

二、心系农民,长短结合,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培训。

    近三年来,我院在努力办好学历教育,提高在校学生教学质量的同时,为了解决农民朋友的“要想富,缺技术”的现状,积极主动的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培训工作。如与团市委合作,举办了全市农村团支部书记农业科技培训班;与市组织部联系,开展了乡镇干部农业科技技能培训班;与市农业局,畜牧局合作,开展了全市种、养大户培训班,农村村干部培训班;主动与市人大联系,举办了市人大农民代表科技培训班;还主动出击与各县区联系,举办了贫困村骨干培训班、扶贫对象培训班。据统计,近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5期,培训人数4000多人,最多的一年培训达2100多人,目前,全市乡镇干部农业科技培训班正在我院培训。今年已培训乡镇干部四期,共480人。培训时间有长有短,有为期七天的、十天的、半个月的、一个月的,也有为期半年的。做到了灵活机动,长短结合,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建整扶贫”和暑期科技“三下乡”的机会,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咨询式”培训,当面解决农村和农民在生产实际中碰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并将常用的和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编印成册,发到农民手中。三年来共发放农业科技资料达3万多册。咨询人数达2000多人次,开展学术讲座30余场。

    三、讲究实效,跟踪服务.使培训农民尽快走上致富道路。

    为了使培训的农民达到培训的效果,使我院的“培训—名学员,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群众,繁荣一方经济”培训目标得以实施,我院在培训后采取了部分跟踪服务措施。一是在进行科技三下乡活动时,每年寒暑假组织植保、畜牧水产、果蔬加工等专业教师和实习学生深入到各县、区进行现场指导,解决学员在生产运用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在培训的学员中,选拔一些具有一定条件,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种子、种苗、种畜和后援技术的支持,使他们成为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带动乡亲们一起劳动致富。如东安县井头圩镇群山村农民,通过种植培训后,回家欲将6亩稻田种葡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院知道后,立即派出专业教师进行技术指导,从选种、种植、整枝和防病治病、套袋等进行全面指导跟踪服务,取得了成功。现在该村已发展到家家户户种葡萄,全村现种植葡萄500多亩,户平均增加收入2000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村,经济状况和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又如,蓝山县叠背村500头种羊基地,突发疾病,一天内暴死十多头,我院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骨干教师黄武光、黄杰河带领实习学生连夜冒雨

赶到基地,对生病羊群实施诊治,坚守在这山村近一周时间,治好了病羊群,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村民十分感激,称他们为“救护神”。近三年来.我院共向农民推广应用技术10余项,每年为当地提供优良种猪3000多头,推广优良种苗100万株,提供科技咨询2000多人次。连续3年被市科委、科协评为科技宣传和推广先进单位。

    四、再接再厉,加大培训力度,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撑。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充分发挥我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施优势,加大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将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从今年开始,对农民实施四大培训工程:

1、  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争取今后每年为每个自然村培训一人,每年培训5151人。

2、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年为全市的每一个乡镇培训10名优秀农村青年,每年完成培训1880人。

3、  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该项培植工程力争做到每年为每个乡镇培植1人,每年培植500人,使种养大户和创业能人遍布我市的每一个乡村。

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充分利用我院的计算机实训中心、电子电器实训中心、数控模具实训中心和组培训班中心的优良设备,每年培训富余劳动力2000人外出打工就业。为扶持他们就业为他们进城务工解决一些后顾之忧,我院在广东深圳、上海等地设立了就业联系点,专门负责推荐这些人就业,为打工人员排难解忧,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服务。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