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教产业化与公平性原则
——从澳洲HECS看学生、政府的角色定位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近几年来我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关注的一个大课题。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采取的多是以单纯地追求教育成本和利润核算的产业化形式,过于强调成本的回报,并以学费的不断提高为主要标志。这种形式的高教产业化给杜会和高等教育本身带来无穷的困扰。无力承担学费的贫困生问题、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甚至高教领域出现的腐败现象等,都伴随产生了。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推行或者默许高等学校变相产业化的同时缺乏有效的、强有力的高等教育的社会保障。
澳大利亚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制定了“对内强化社会保障,对外实行产业经营”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方向,一方面,自1989年以来通过制定并严格实施《高等教育贡献计划》(简称HECS:higher education contribution scheme),建立了实时付费与延迟付费、国家贷款相结合的灵活的社会经济保障体系,有效地杜绝了高校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现象,真正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公正和公平;另一方面,通过提升高校的国际知名度,采取鼓励留学的移民政策,吸纳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
HECS体现着政府的责任和学生的权益
澳大利亚教育实行的是由联邦政府提供财政和参与政策制定,各州和地区政府负责实施的办学制度。1989年开始实行HECS,学生按学科和学习负荷缴纳相当于成本20%的学费。
1、明确政府和学生双方在高等教育上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HECS的规定,所有澳大利亚公民和永久居民支付他们在公立大学所有本科和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费时,只需付一些杂费,学费可推迟到他们毕业后获得有工资收入的职业时再分期偿还,利息全免。此外,几乎所有大学都有奖学金,成绩优异的研究生通常在入学后即可申领。这项计划在法律上得到了联邦政府的强大支持。
HECS是根据澳大利亚《1988年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制定的,由联邦政府的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税务署和各高等学校管理执行。它在法律上的出发点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高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得益于所受的高等教育,自然应该偿还部分教育费用,但他们都是纳税人,所以他们绝大部分的教育经费应该由联邦政府承担。
2、科学严密的HECS管理措施
为保证其实施,澳洲联邦制定了严格的实施标准和管理计划,明确了提供HECS的学校和学历学位的资格。享受HECS的学生必须是:1、澳大利亚公民;2、持澳洲永久居民签证的人或者新西兰居民。
根据法律规定,澳洲大学学生入学注册时有3种缴费方式:一是注册时一次性全额交纳。学生在开学时,如果一次性缴纳学费,将享受折扣。折扣从1989年的15%长到如今的25%,是联邦政府为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一次付费方式而采取的做法。二是注册时先至少交500澳元,其余的延迟交纳。这种方式仍然会获得交纳部分折扣25%的奖励。三是所有的学费都延迟到学生毕业有收入后交纳。
学生毕业后税务部门可以根据税务资料来判断毕业生的工作收入情况。对于HECS贷款部分,澳大利亚政府并没有像我国一样给大学毕业生设置一定的偿还年限,而是根据毕业生工作收入情况分期分段偿付:2002—2003年大学毕业生的年收入在24365澳元以上就需要开始偿还贷款,从明年开始这一最低还款线提高到了3万澳元。
目前澳大利亚高等学校有在校生65万人,绝大多数学生申请了延迟缴纳学费。虽然联邦政府仅此一项就要每年承担十几亿澳元的费用,但是却由此保证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正,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
高教产业化着眼于国际市场
在给予国内学生充分的经济保障的同时,澳大利亚也在积极地尝试高等教育产业化——“高教出口”。
澳洲的“高教出口”形成气候还是近几年的事,时间不长但是成效显著,成为历届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致力发展的产业。特别是去年以来,海外留学生在澳洲高校注册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0%。留学生每年给澳洲带来56亿澳元的直接收入,并且有力地带动了旅游、房地产、通讯甚至金融服务业的蓬勃发展。“高教出口”成为澳大利亚继矿产、农牧渔业、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最近几年澳洲中心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原因之一就是社会资金看好留学生房租市场而大量投资。
澳洲的“高教出口”依靠的是一个十分完备的社会环境。它凭惜的是开放、宽容、和谐的移民文化融合背景,凭借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和优质的生活质量,凭借的是大学校园里无处不在的灵活、自由、民主的学习研究氛围。在澳大利亚,每一所高校都设有“国际合作中心”负责海外留学市场的开拓和留学生的管理。澳洲高教出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与国外的高等学校联合办学,澳洲高校出借名义、派出辅导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估、发放学历文凭,学费收入两家或几家分成。目前澳洲高校仅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合作办学的项目已达上百个,而且还处于不断上升的势头。二是直接吸纳海外留学生。澳洲的留学生90%以上来自亚太地区,主要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和中国。
从澳洲高校本身来说,他们之所以钟情于吸纳海外学生也是由于经济原因。最近几年,澳洲大学本科生教育在一步步萎缩,大学不得不自行寻找政府拨款之外的资金收入的渠道。这就导致了收费生特别是收费研究生和海外学生的数量的强劲增长。
当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高教产业化尝试一样,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产业化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前澳洲高教界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虽然有专门的机构—一澳洲大学质量中心负责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估和控制,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澳洲高等教育特别是对留学生的教育和海外联合办学机构的办学质量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少留学生注册后才发现,他们的导师一般都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教授,比如中国留学生的导师是中国人,马来西亚留学生的导师是马来人,日本留学生的导师是日本人,等等。这些导师是前几年来澳的留学生,本身的英文水平也不是很高,因此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基本都是“从宽”。有学生说在澳洲高校留学糊弄个学位比较容易。
高教投资的主体始终是政府
尽管澳洲允许私人或企业投资教育,但是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仍然是联邦和各州政府。全国39所普通高校绝大多数是政府办学,只有两所是得到政府财政资助的私立和教会办学。据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培训部公布的数据,2002—2003年度全澳教育经费比上年度增长6.9%,达147亿澳元,约占财政收入的9.01%,占GDP的2.07%。其中,高等教育经费62亿元,比上年度增长5.8%。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产业化的进程,近几年来澳洲联邦政府对教育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今年年初,联邦财长高德乐宣布允许高校对招生热门课程,例如文科、法律和医学提高收费的计划,平均学费提高30%。大学生目前每年仅需贷款6000澳元来支付这些学科的学费。但从2005年起,每年的学费将涨到8300澳元。按放开大学学费管制的计划,文科、会计科、经济学科、科学与工程科的学费也将涨到每年7100澳元以上。同时,政府将自费生的学额增加一倍,旨在鼓励高校招收更多的留学生,其学费要在几年内翻番。
尽管从1995年以来学生学费和其他收费在高校的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已经从23.6%上升到37.2%,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大学学费其实并不高,以往大学本科的学费通常每年约5000澳元,硕士研究生学费每年约8000—10000澳元。尽管如此,澳洲联邦政府和议会却仍然高度注重保障经济收入低下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和平等。澳洲议会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42%的年龄在25到44岁之间的人,年收入不到32000澳元,而这一工资收入水平只是澳州人年平均收入的66%。因此,联邦政府宣布,作为对学费提高的补偿,毕业生在年薪达到30000元后,才需要补偿HECS债务。另外,政府每年制定8亿元的贷款计划,帮助学生完成大学课程,并在4年内为高等教育再拨15亿元,为国内自付学费学生提供利息较低的贷款。(记者:姜言东)
《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21日第4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