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职教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首页新闻::

 

    一、依法治教,依法促教。为了保证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做到用法律规范职业教育结构、用法律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日本于1969年通过了《职业训练法》,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制定了《职业安定法》、《雇佣对策法》等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和规定,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延长基础教育,完善终身职教体系。从目前来看,发达国家1822岁的青年人中,相当一部分仍在接受全日制教育。随着发达国家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和高中后教育的不断普及,职业教育将在更高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并逐步从高中阶段向高中后阶段推移。另外,为增强职教学员的社会适应性,各发达国家己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列为推动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同时,为不断充实和完善在职职工教育,发达国家还相继开展了职业教育或职业进修教育,以保证职业教育的终身化。
    三、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职业教育。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腾飞,是以出口导向型工业作为外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与之相适应,职业教育也是以工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到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的商业、金融、旅游业、房地产业及其他服务行业迅速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提高第三产业教育己成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又一重点。
    四、突出能力培养,强化“自营职业”。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创造能力,已成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德国提出的“关键能力”概念,很快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随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研究项目。关键能力是指一种跨职业的、在职业生活中起关键作用的非专业能力。国外职业教育通过关键能力的“五大系统”,即时间系统、知识系统、思想系统、实践系统、动力系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吸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上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在再就业培训中强调“自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这些受训人员在政府的优惠政策帮助下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自己创造就业机会、自谋出路,这又成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趋势。

摘自《教育资讯》职教版第18